影视作品分析是编导艺考考试科目,该科目是根据考官给出的影视作品进行分析,想要通过影视作品分析需要积累大量影评分析与影评写作训练。艺考培训学校将总结大量影评范文给大家普及知识,今日艺生教育推荐电影《放大》影评参考范文。
安东尼奥尼于1912年9月29日生,20岁之前他很倾心于造型美术。1950年,他开拍自己的处女作《某种爱的记录》,但未引起评论界的注意。直到1955年的《女友》才获得威尼斯电影节的银狮奖。1964年,安东尼奥尼推出了自己的首部彩色电影《红色沙漠》,得到世界范围内的高度评价,被认为是他电影创作的分水岭,从此奠定了他“世界级”导演的地位。之后又拍了《放大》、《中国》、《旅客》、《云上的日子》等。他的作品提倡内在的写实主义,关注人的精神状态的病态与异化,表达对西方物质世界生活的绝望。他一生获得的影坛荣誉超过一百五十个,其中获五个威尼斯、四个戛纳、一个柏林和一个奥斯卡奖项。
2002年第59届威尼斯电影节在即将谢幕之时,组委会临时为他增设了一个名为“圣-马尔柯”的特别奖,以表彰这位天才大师对意大利电影的卓越贡献,并提前祝贺他的90寿诞。
影片《放大》是安东尼奥尼根据尤利奥•科尔达塞尔短篇小说改编的影片,与《红色沙漠》相比,同样是“城市与人”的故事,不再是爱情的失落,也不仅是孤独的绝望,而是一部探索摄影艺术的经典,添加了一个自指性的内蕴:真实与虚构界限的模糊,以及导致的彻底的不可知论。
在摄影师托马斯认为现实是彩色的,彩色的世界不足为信,黑白照片可以剥去现实生活彩色表象的欺骗性,从而达到对现实世界的简约与重构,他对黑白照片有种特殊的感觉,拍摄黑白照片是他惟一记录与观察生活的方式。为此安东尼奥尼在影片中设置了一个完整的黑白世界的造型表意结构。
呈现为黑白基调的不仅是托马斯的拍摄的照片,还有托马斯的摄影工作室———空间的造型基调,镜头中托马斯外出时只有一种着装方式:黑色的上衣加白色的牛仔:他以这种黑白分明与现实世界相区分、脱离,(有一个镜头是托马斯走出餐馆,寻找跟踪者,而对方穿的是“一身黑”)以标榜自己的真实,正如他的照片对这个世界的简约。在黑白空间里,托马斯是君临一切的,正如他手中自由玩弄的钱币。影片前27分钟的镜头向我们“叙述”了这一点:为了能拍出煽情的照片,他骑在模特身上;他对模特们出言不逊,颐指气使,自己出去办事,让她们在那白等;甚至在两个女模特为他“献身”后,他还拒绝为她们拍照。简发现她被托马斯偷拍后追上来,这时画面的结构是简站在高处形成对托马斯的俯视,两人有激烈的冲突,当后来简到托马斯的摄影室取底片时,托马斯便主宰了一切。在自己重构的“真实”里,托马斯活得很洒脱也很自主。
当镜头展现现实生活时,安东尼奥尼特别注意对色彩的渲染。托马斯讨厌的那五个模特都穿着色彩缤纷的服装,街上的房屋建筑———托马斯讨厌的虚伪的现实都涂抹着大红大绿的奇怪的颜色,现实世界嘈杂、纷乱、不可理喻。影片一开头便是一群嬉皮士在街上胡闹。在俱乐部里,摇滚乐手在歇斯底里地呐喊,听众却面无表情,当乐手摔坏吉它时他们却疯狂了。正是这种不和谐让托马斯感到现实的虚假,所以才以相反的眼光重新审视:他让简欣赏音乐,却让她做与音乐节奏相反的动作;他的妻子打来电话,他却让简接听等等。
现实的虚假掩盖了真实,外部的色彩欺骗了人们的观察力,于是公园里的茵茵绿色,给杀人的现场营造出和平温馨的表象,没有人会相信在这宁静背后会出现陈尸。在这里,事件本身的情节并不重要,也不是导演要叙述的重点,而是一个契机令托马斯的黑白世界与现实交锋。这是黑白世界(影像)对彩色世界(现实)的一次否定,也是黑白世界的一次胜利。但出乎托马斯意料的是一再被放大的照片成为一片模糊的颗粒,不再是现实被摄体的对应物,正如威尔的妻子所说,更像威尔画的一幅点彩画。彩色的现实世界反过来又嘲弄了他的胜利者。为了证明到底是真实还是虚假,托马斯被迫介入现实世界,在俱乐部里,他莫名其妙地卷入骚乱之中,去见罗恩后又吸上了毒品。托马斯最后的放弃是因为两次去现场考察,第一次尸体躺在那,第二次去时什么也没有了,正像庄子梦见蝴蝶,他追求真实的信念被彻底颠覆了。在他放弃追求的过程中“,声音”起了很重要的作用。在托马斯深夜到公园找尸体那个镜头,没有恐怖或平静的背景音乐,只有自然吹刮着的风,镜头画面几次上摇到树梢,告诉我们风既是有形的又是无形的,是真实与虚假共存的二元对立统一体。影片的结尾之所以经典,声音处理得好是很重要的原因。小丑们在彩色的世界里进行他们眼中真实的网球赛,托马斯看到了他们的形体,看到他们开口“说话”并交流着,却听不到他们说的什么;他看不到网球,直到最后去捡球也没有看到,对此他也给予轻蔑的一笑,但他却清晰地听到球拍击球发出的声音。他最后的惘然,不是因为他看到了现实是真实的或是虚假的,而是两者的共存,且又无法分辨;他对摄影所带来的真实产生了怀疑,却又找不到更好的掌握现实的方法。
透过托马斯的摄影镜头我们看到的是他对真实的追求与思索,真实与虚假界限之模糊,而安东尼奥尼作为一代电影大师通过这部电影要阐释的是电影与生活的关系,是对电影本性的一种彻底的、哲学的思考:电影究竟是什么,电影能否真实地反映生活。
片名:《放大》
出品:1967年美国米高梅影片公司出品片长:104分钟彩色片
导演:米开朗基罗•安东尼奥尼
编剧:托尼诺•古埃拉、米开朗基罗•安东尼奥尼摄影:卡罗•迪•帕尔玛
音乐:赫伯特•汉可科
主演:大卫•海明斯(饰托马斯)、瓦尼莎•雷德格雷夫(饰简)
获奖:1967年获法国第20届戛纳国际电影节最佳影片金棕榈奖
影片《放大》的主人公托马斯是一位追求真实但又狂放不羁的摄影师。影片开头是一派嘈杂、无序的景象:一群嬉皮士坐在车上大声欢笑、叫喊、招摇过市,下车后,他们又拦住过往车辆,索要物品,警察对之却视而不见。摄影师托马斯藏着相机,混在贫民中间走出贫民窟。当他开车离开时,却被那群嬉皮士拦住,向他索要东西,他高兴地给了他们些什么,便驾车离去。
他来到39号———自己的摄影室,让助手瑞格尽快冲洗胶卷,自己匆忙地来到楼上。此时他的摄影模特(A女人)已经在此等了一个小时。她说她马上要坐飞机去巴黎,所以不能———,当托马斯问她不能什么时,她神秘兮兮却又缄口不语。A模特褪去外袍,舞动身躯,摆出各种姿势让托马斯拍照。她身材一流,表情自然,微笑迷人,托马斯很是满意,一口气拍了三个胶卷。
之后托马斯接了威尔的一个电话。他在审查了助手瑞格拿来的部分底片后,又开始给五位模特拍摄彩色照片。她们有的嚼着口香糖,有的站姿不对,表情呆板,特别是在托马斯看来,她们都不会微笑。托马斯异常气愤,让她们闭上眼睛“休息”一下,而自己来到威尔家。威尔指着一幅现代派点彩画说,那肯定是五年前画的,当时认为毫无意义,现在好像从中看出人的一条腿,就像侦探小说里突然找到线索一样,但他又说现在还是一点也不清楚原因。托马斯说要买,他不卖,托马斯又开玩笑说要不你送给我,威尔更不同意。威尔离开后,他的妻子给托马斯端来一杯酒,抚摸他的头发,并给他按摩肩部,两人的关系好像不一般。她问托马斯最近是不是很累,但托马斯却答非所问,只是淡淡地说,威尔是个混蛋,晚上要将他的画砸了,便起身离去。
当他再回到摄影室,有两个谎称经人介绍的女模特(B、C女人)在等他,恳请他给她们拍模特照片。他手指间玩弄着钱币,拒绝了她们的要求,并且出言不逊。他告诉助手让那五个模特闭上眼睛休息,便又开车离去,毫不理睬尾随的B、C女人。
托马斯来到一个古董店,店主不在,一老头看着。他要买一幅风景画,老头说没有。当他好不容易找到一幅满是灰尘的风景画时,老头说已卖出去了。托马斯要等店主回来。他走在大街上,想在现实中寻找灵感,随手拍一些照片。后来又信步来到附近的公园,发现一对年龄相差很大的情侣在公园里戏耍,欢声笑语,氛围甜蜜、宁静,便举起相机跟踪拍摄起来。他的行为被其中的女士(简)发现。简很是恐慌,追过来索要底片,态度坚决,刚才的一幕好像是秘而不宣的偷情,简说他侵犯她的隐私,而托马斯说,他是摄影师,这是他的职业。最后两人发生了争执,托马斯最终甩掉了简,回到了古董店。店主回来了,是个女的,托马斯买了一个笨重的木质的螺旋桨,这令女主人很是惊奇。女主人见他的车装螺旋桨不方便,保证这天派人给他送过去。
离开古董店,托马斯来到一个小餐馆约见作家罗恩。他将在贫民窟拍摄的照片给罗恩看,并作为罗恩书里的插图,他还说已选定一幅刚在公园拍的还未冲洗出来的宁静、柔和的照片放在最后,添点亮色。突然,托马斯发现被一个年轻人跟踪,便开车离开了饭店。他途中遇到一群游行示威的队伍,他们举着标语,高喊口号。而且一女青年将一块标有“goaway”的标语板放在了他车的后面,他欣然接受,但当车飞驰起来,标语板掉到地上,他头也没回。当他回到家,刚要开门,简突然出现在他面前,简要取回底片。他对简能找到他的家感到疑惑不解。
两人一起在楼上喝酒聊天。托马斯说照片不错,他需要,简说她的私人生活已经一团糟,所以必须要回照片。托马斯赞扬她的站姿优美,并要给她拍照,她说她的时间很紧。托马斯的妻子打来电话,他让简接听电话,他说打电话来的不是他妻子,只是他有几个孩子,又说孩子也没有。他们一起听音乐,他告诉简要做和音乐节奏相反的动作。简曾试图借托马斯给她倒水的机会将照片偷走,但托马斯“不是傻瓜”早已站在门口。简最后脱去上衣,裸露上身,不惜牺牲色相以换取底片。托马斯感到事情有点蹊跷,便给了她一个假胶卷。两人刚要亲热,送螺旋桨的到了。当他放置好螺旋桨再次上楼,简说有急事要走,托马斯想与她再次见面,让她留下了电话号码。
托马斯开始冲洗公园里拍摄的照片,在经过数次放大以后,他发现林间有一把枪,不远处的树下躺着一具尸体:他在照片上发现了一起“谋杀案”。他给简打电话,发现简留给他的电话号码是错的;告诉罗恩,罗恩不信。这时,B、C两女模特进来,再次让托马斯为她们拍照,并挑逗托马斯,当托马斯碰到因换衣服裸露身体的模特时激起了性欲。事毕后,托马斯依旧关心公园里的谋杀案,以精疲力尽为由,拒绝给B、C俩模特拍照。当他再次将照片放大,树下的尸体变成模糊的颗粒。这时已是深夜,他抑制不住内心的好奇,来到白天拍摄的现场,果然发现一具男尸,此时风声萧萧,他好像感觉有人跟踪,便匆匆离去。回来后,他悄悄来到威尔家里,发现他们夫妻俩人正在亲热。回到摄影室,发现摄影室已被人洗劫。这时,威尔的妻子走了上来,托马斯让她离开威尔,她拒绝了。托马斯将拍摄到谋杀案一事告诉了她,并给她看仅存的一张放大的照片,她说照片像威尔画的点彩画,她为此很伤心,她说需要托马斯的帮助。
摄影师托马斯正对着照片上的疑点进行“放大”。
托马斯去找罗恩,中途看见一个像简的女人,他跟踪至夜总会,却失去她的踪影。在夜总会里,摇滚歌手歇斯底里地唱着,听众却面无表情。当乐手因音响不好摔坏吉他,听众却疯狂起来,追赶拿着吉他的托马斯。托马斯来到罗恩家,发现大家都在吸毒。托马斯从中发现A女士,他问A不是要去巴黎吗,A说这里就是巴黎,托马斯莫名其妙。罗恩不信他的话,并冷嘲热讽,托马斯也吸上了毒品,并在罗恩家过的夜。
当托马斯第二天再来公园,尸体已无影无踪。他却看到那群嬉皮士涌入公园网球场,表演了一场哑剧“网球”赛:有两个全神贯注“徒手”击球的选手在场内比赛,周围有不时发出无声的“欢呼”与“叹息”的观众。这时画面上,只有赛手的脚步声、球拍击球的声音。突然“,网球”被击出场外“,落在”远处的草坪上。赛手与观众一起转向托马斯,以无声的恳求要托马斯为他们捡回“球”来。他犹豫了一下,向人们所指的方向跑去,并在某一处停下来,煞有其事地弯腰捡起了“网球”,掂了掂“重量”,并尽力将“球”扔回球场。然后,在偌大的草坪上,只有托马斯孤身一人,手拿相机站在中间,一脸的惘然。